蓄“师”待发 | 2024年铁道动车组检修类专业骨干教师“双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

Date: 2024-08-24 Categories: Corporate Views: 1735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质量的根本,通过产教融合,锤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金师”,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为加强职业院校动车组检修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8月19日至24日,由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办,重庆工信职业学院承办,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铁道动车组检修类专业骨干教师“双师”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举办。

名师专题讲座,提升理论素养

参与此次培训的专家水平高、专业性强、培训面广。培训邀请到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中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金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滕世平、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陈绍敏、重庆工信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副教授杜彩霞、中国铁路济南局济南乘务车间高级技师李志毅等多名专业院校和现场站段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王中钢教授围绕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及前沿方向,开展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分享和思考,拓宽参训教师视野和知识储备。王金花教授是全国首批研究高速动车组检修运用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她结合一线工作和教学经验,为参训教师带来铁路运输与专业课程思政交流分享,阐述了以岗导学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场景,在融合创新教材与课程一体化设计、加强专业与教育主线结合、创新思政场景设计和情境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经验。杜彩霞从“金专业、金师资、金课程、金教材、金基地”等方面讲解专业教学与产业匹配的重要性,分享动车组技术专业“五金”建设的思考。滕世平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一等奖的获奖经历分享经验,围绕课堂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创新汇报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讲解,着重解决教师备课、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陈绍敏基于专业建设和国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向参训教师探讨和分享岗、课、赛、证的具体内容和融合方式。

授课专家们通过理论授课、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互动探讨等方式,以“动车组检修专业”为主线,围绕数智化赋能教师、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了理论剖析和实践分享。

培训指导教师的倾囊相授,激发参训教师热烈的交流讨论。交流环节上,参训教师从学校情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技能竞赛开展、学生就业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分享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现场实践授课,增强实操能力

培训课程设计贯彻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国铁路济南局济南乘务车间高级技师李志毅,依托捷安高科研发的培训平台,围绕“动车组转向架、制动检修与运用作业”“动车组车钩、受电弓检修与运用作业”“动车组空调、车门、给水卫生检修与运用作业”等专业内容,进行现场知识讲解和技能实操实践。

值得强调的是,李志毅是中国铁路济南局济南乘务车间党员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作为动车随车机械师行业的佼佼者,在培训现场展开动车组关键部件检修与运用作业的分组练习,并根据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对参训教师的操作进行专家指导和答疑解惑,切实保证实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线访学实践,促进产教对接

为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校企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理解,培训期间,参训教师一行深入一线,前往重庆北动车运用车间参观访学,在重庆北动车所杨主任和刘书记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体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科技设备,了解随车机械师等实际岗位的标准出乘、作业流程。

通过现场参观学习,以实际企业需求和工作过程导向,助力教师了解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校企一体、教产对接”师资培训课程,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凝“新”聚力,蓄“师”待发

为期6天的培训课程已圆满结束,参训教师通过理论充电、实践实操和交流参观等形式充分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能力素养,巩固学习成果。

“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为主导的“五金”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基建任务。捷安高科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携手各方力量,引进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构建起教师理论提升、融入实践、激发活力的培训体系,助力教师研创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示范指导能力进步,为“双师”乃至“金师”建设贡献力量。

WeChatWeiboEmailCopied successfully","open_wechat":""}>Copy link